认知神经科学测量是媒介效果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播研究近年兴起的新范式。为提高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的精确性,丰富和补充媒介效果评估的现有测量方法,帮助华人青年学者更好地从事传播在个人心理进程和社会影响层面的理论建构和实践工作,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将与印第安那大学传播研究所于2015年5月12日至6月4日联合举办第二届“传播与认知神经科学”工作坊。本届工作坊不收取任何费用,但学员的交通、食宿以及实验费用需自理。具体招生启事如下:
一、招生要求:
1. 2015年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第二届“传播与认知神经科学”工作坊的招生对象为海内外华人青年传播学者,包括青年教师、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和部分优秀硕士研究生,年龄一般不超过45岁。
2. 预备知识或先修课程要求:社会科学定量研究方法。
3. 授课语言:全英文。
二、主办单位: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印第安那大学传播研究所
三、主讲教师:Robert F. Potter
Robert F. Potter博士1998年毕业于印第安那大学,获大众传播学博士学位,目前任教于印第安那大学传媒学院,是该学院认知科学项目的核心成员,现任印第安那大学传播研究所所长。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媒介与受众、媒介认知与情绪的生理心理学测量、广告信息进程等,曾在Communication Research、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等传播学顶尖同行评议期刊发表研究论文近30篇,常年讲授媒介与认知科学、传播研究方法、受众分析方法、传播理论等研究生课程。
四、课程安排:
1. 授课时间:2015年5月12日至6月4日,每周二上午8:30-11:30,每周四晚18:30-21:30(共8次课)。
2. 授课地点:浙江大学西溪校区田家炳书院512教室。
3. 授课内容:本课程将介绍认知心理学当中的一系列核心概念,包括注意、情绪与记忆等。通过教师讲授与传播心理学、媒介进程与效果等领域的文献阅读,使研究者进一步掌握采用生理心理学测量的实验研究方法(如心电图、皮肤电导率、面部肌电图和脑电图等)在认知心理学领域的应用。具体日程安排如下:
日期 | 时间 | 课程安排 | 主要内容 |
5月12日 (周二) | 8:30-11:30 | 第1讲:媒介效果研究中的认知心理学概述 | 社会科学方法论;认识论与本体论;认知进程的LC4MP模型 |
5月14日 (周四) | 18:30-21:30 | 第2讲:认知神经科学的基本原理 | 实验设计;生理心理学的可测量性;神经科学测量的原理和术语 |
5月19日 (周二) | 8:30-11:30 | 第3讲:认知心理学中的媒介注意(上) | 使用心电图测量媒介注意;文献讨论 |
5月21日 (周四) | 18:30-21:30 | 第4讲:认知心理学中的媒介注意(下) | 使用脑电图测量媒介注意;文献讨论 |
5月26日 (周二) | 8:30-11:30 | 第5讲:认知心理学中的媒介情绪反应(上) | 作为概念的情绪;生理情绪反应的测量 |
5月28日 (周四) | 18:30-21:30 | 第6讲:认知心理学中的媒介情绪反应(上) | 多维度的媒介情绪反应;离散型的媒介情绪反应 |
6月2日 (周二) | 8:30-11:30 | 第7讲:认知神经科学的复杂性与动态性(上) | 学员研究计划书研讨 |
6月4日 (周四) | 18:30-21:30 | 第8讲:认知神经科学的复杂性与动态性(下) | 文献讨论;课程评估 |
此前,首届“传播与认知神经科学”工作坊已于2014年5月29日至6月7日在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成功举办。与首届工作坊相比,本届工作坊更加强调生理心理学测量方法在媒介效果实验研究中的具体应用。通过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课程专题设置,本届工作坊既适合认知神经科学初学者完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又能够满足此前对于该领域有一定了解、经验和造诣的研究者达到进阶学习的目的。此外,本届工作坊还增加了研究计划书研讨环节,除课程安排的研讨时间之外,还将根据报名学员提交的研究计划质量,择优遴选出10名学员,获得与任课教师面对面沟通并修改研究计划的机会;优秀研究论文将优先推荐至国内外相关领域一流期刊发表。
五、报名方式:
1. 有意报名参加2015年第二届“传播与认知神经科学”工作坊的青年学者,请于2015年5月7日前,将填写完整的工作坊报名表和研究计划书(见附件)
发送至:cog_zju_cmic2015@163.com。
2. 主办方将根据报名人数以及报名者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基础、外语水平等情况进行评估,最终是否入选工作坊的结果将于2015年5月10日之前通过电子邮件通知每位报名者。
3. 联系人:刘于思。电话:+86 186 6704 6296。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2014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