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交流

当前位置 : 首页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

2020年第二届浙江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线上博士生双边研讨会顺利举行

编辑: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作者: 时间:2020-10-18 访问次数:1233



双边研讨会精彩回顾 


2020101617日,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共同举办线上博士生双边研讨会。两校博士生齐聚云端,聚焦“媒体与传播”专题,从不同学术视角和兴趣出发探讨当下热点传播问题。

南洋理工大学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院长May Lwin教授,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教授,Richard Ling教授,Edson Tandoc Jr.副教授,Jung Younbo副教授、Chen Lou助理教授,Hye Kyung Kim助理教授和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李思悦老师共同出席了此次研讨会。


会议开幕,再次起航

1016日上午,南洋理工大学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院长May Lwin教授发表开幕演讲,对共同努力促成研讨会举行的双方组织者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基于首届研讨会成功的经验基础,浙大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和南洋理工大学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再次聚焦媒体与传播的前沿话题,在全球疫情的特殊形势下,为两校博士生创造思想碰撞的机会,构建学术交流平台。她指出这是一次双方着眼于新的历史方位促成的合作,也是未来双方合作持续深入的开端,也预祝此次研讨会能够成功举行,参与的同学能够有所收获。


学术讲座,聚焦前沿

随后,南洋理工大学Edson Tandoc Jr.教授的学术报告带领同学们充分领略了多元方法研究的学术魅力,以其博士论文使用的研究方法为例,系统生动地介绍了如何运用多元的研究方法和视角来揭示传播学问题背后的本质,得出更可信的研究结论,提升研究的整体意义和价值。他还强调了合作研究的重要性,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同学们可以更频繁、更深入地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


16日下午,南洋理工大学Richard Seyler Ling教授带来主题为Social Science Research in the Age of Machine Learning的学术报告。他围绕“机器学习如何影响社会科学研究实践”的问题展开讨论,沿着自然科学研究工具发展的历史脉络娓娓道来,他指出随着计算统计学的发展,其局限性也逐渐显露,而新兴的机器学习技术可能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新的“伽利略的望远镜”,AI也许是理解社会与社会互动的新工具,但这也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与思考技术与社会的动态联系,以及机器学习为代表的新技术对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


17日上午,Jung Younbo教授以“A path to academia: My story, research and trends”为题展开学术讲座。首先通过分享自己的学术之路,对每一位正在深造或即将深造的学生表达了认可和鼓励。随后以“趋势”为主题,分析了数字革命对职业、技术、研究领域的影响,并对学生们未来研究方向的选择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最后,Jung Younbo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思路和相关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与观众展开热烈讨论。


学员汇报,思想碰撞

下午,李思悦老师将会议引入博士生论文演讲环节,来自浙江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皇甫博媛、李佳瑞、陈曦、何明敏、陈晓宇、李如冰、闫薇围绕自己的学术研究进行论文演讲。来自南洋理工大学的Chen Lou助理教授、Hye Kyung Kim助理教授就同学的研究选题、理论构建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给出了精彩的点评,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会议闭幕,寄语未来

闭幕致辞

闭幕环节,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教授致闭幕词。在对本次博士生学术双边研讨会进行回顾后,韦路教授指出,对于师生们而言,这是一个难能可贵的学术交流机会,我院希望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保持友好合作的关系,待全球疫情结束,也欢迎南洋理工大学的老师同学们来到杭州、来到浙大校园,继续这一学术交流项目。最后,韦路教授对所有参与会议的老师、同学和工作人员们表达感谢,并宣布本次博士生双边研讨会圆满落幕。


博士生感想

(左右滑动查看)

  • 陈晓宇:

作为参加两届 “浙江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生双边研讨会”的老朋友,我从中受益良多。当前,国内在传播学和媒体研究领域发展迅猛,国际化程度日益深入。从这两届浙大同学们分享的成果来看,他们的研究紧跟前沿、把握潮流,研究主题新颖、有趣,让人耳目一新,而研究方法业已接轨国际。我相信,通过双方的持续合作和共同努力,这一品牌活动必将促进一批批优秀的浙大博士生在媒体与传播领域不断耕耘,产出累累科研硕果。


  • 皇甫博媛:

很荣幸能够参加此次研讨会,短短两天时间收获不小。首先是三位老师风格各异的演讲,为我们展示了国际前沿的研究方向,也使我充分感受到国际顶尖传播学者的治学态度之严谨、涉猎之广泛。在博士生交流报告环节,老师们的点评更是一针见血、裨益良多,帮助我迅速找到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感谢学院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学术共享的平台。


博士生感想

  • 陈曦:

在这一期的浙江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线上博士生双边研讨会中,我学到了很多。在教授的讲座环节,每一位教授都非常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自己的学术经历和成长经验,这一次交流,给了我之后的博士生涯很多宝贵建议,也帮助了我今后更严谨、诚恳地走这条学术之路。感恩:)

  • 闫薇:
    本次研讨会收获颇丰,各位教授的演讲生动活泼,不论是分享自己的学术之旅还是研究成果,都让我深度思考什么是好的研究,如何开展研究以及如何在学术之路上保持好的心态。而在论文报告展示会上,两位点评教授不吝赐教,认真细致,往往一语中的,给予了我们充分的指导性建议,不论是在理论架构、方法实施还是结论呈现上,都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同时,也很感谢学院提供的机会,以及李思悦老师、姜盼盼老师等认真细致的组织和协调,使得本次会议如此顺利,让我们在国际化视野下学习进步。


博士生感想

  • 何明敏:

非常感谢学院能够给我提供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交流的机会,辛苦负责统筹和协调会议的老师们和同学们。在我的汇报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老师非常耐心和细致地指导,对我的论文修改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建议,收获颇丰。


  • 李如冰:

此次参加浙江大学传媒学院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黄金辉信息与传播学院联合举办的线上博士生论坛,感觉受益良多。两校博士生的英文论文报告,以及南洋理工教授们精彩细腻的点评,也让我更加了解了自身的不足,明确了继续学习的方向。

  • 李佳瑞:
    我很荣幸能够参与第二届浙江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线上博士生双边研讨会,在为期两天的线上讲座和交流中,Professor Jung关于“学术之旅”的分享让人备受鼓舞,Professor Ling从宏阔的视野来看待新兴方法在传播学领域中的潜力与发展逻辑让人眼前一亮,Professor LouProfessor Kim细致耐心的点评和建设性的修改意见更是让我获益颇丰。




版权所有©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