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交流

当前位置 : 首页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

从数字鸿沟走向数字机遇——2023“全球数字平等”国际学科联盟首届年会在乌镇举行

编辑: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作者: 时间:2023-11-13 访问次数:10

2023117日,全球数字平等国际学科联盟首届年会在乌镇举行。由浙江大学牵头组建的全球数字平等国际学科联盟(International Digital Equality AllianceIDEA)成立于2022年。该联盟以数字平等为核心要义,旨在推动各学科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机构与学者间对话合作,深刻剖析全球数字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不平等问题,推进全球数字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可持续发展。

 

 

本次年会聚焦从数字鸿沟走向数字机遇,邀请海内外传播领域著名学者专家,立足全球各国家地区的数字化变革与发展的新经验、新问题、新期许,共同探索建立数字包容性社会与数字技术赋能民生福祉的新路径。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黄澄清,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教授,全球数字平等国际学科联盟顾问团成员代表美国南加州大学G. Thomas Goodnight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May O. Lwin教授、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Jeroen de Kloet教授、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Haiqing Yu教授、肯尼亚Daystar大学Levi Obonyo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息社会发展研究地区中心项目协调员Fabio Senne博士(线上),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邓建国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李卫东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卢嘉教授,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曾润喜教授等海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洪宇教授主持,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黄澄清、浙江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黄清、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教授分别致开幕辞。

 

 

黄澄清副理事长在致辞中指出,2024年是互联网诞生55周年、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30周年,互联网的开放性、无国界性和参与分享的精神既是数字社会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石,也为社会治理带来了新挑战。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是一个新的里程碑,更需要我们在这一重要历史节点,回顾过去、谋划未来,让互联网与未来技术更好地造福、惠及所有人。

 

 

黄清副处长表示,弥合数字鸿沟将有助于开启全球新可能性,使数字技术贡献于更为包容的民生福祉,因此需要各界共同努力,一同探索创新战略、共享最佳实践、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韦路院长介绍了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发起全球数字平等倡议的初衷、使命与愿景。

 

 

开幕式上,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赵瑜教授代表乌镇数字文明研究院,发布了《2023数字鸿沟年度报告》。报告总结了十点年度关键发现:

 

(12023年,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世界加速进入智能时代,数字鸿沟问题也被前所未有地激化。

(2)智能鸿沟(intelligence divide)成为数字鸿沟的时代新特征,与接入沟、素养沟等相互交叠。

(32022年,全球有53亿人使用互联网,这意味着全球仍然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未使用互联网。

(4)在高收入国家,互联网普及率达93%;最不发达国家的互联网接入率仅36%;亚太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非洲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仅为40%

(5)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超过10亿,互联网普及率为76.4%

(6)中国非网民规模为3.33亿人,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自202212月以来已减少1100万。

(7)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数字经济领域的关键基础设施,亦将加剧发展中国家在数字化方面的普遍差距。

(8)资本逻辑驱动的技术困境是对智能鸿沟的根本性挑战,如何进一步强化数字治理和人工智能治理能力将成为解决数字鸿沟问题的关键。

(9)国际社会通过更加积极的制度创新创造更强大的全球公共产品,是解决辛普森悖论和智能鸿沟根源问题的关键,也将是抵御制度脆弱性的有效途径。

(10)从技术、经济、教育及全社会四个面向出发来提供全球公共产品将有助于弥合智能鸿沟。

 

报告强调了多利益攸关方在该议题上的责任主体性与合作必要性,并指出中国应对数字鸿沟的方案不仅要着眼自身,更要放眼世界,将解决数字鸿沟问题作为更深层次参与全球数字治理的战略方向。

 

 

主旨演讲环节由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李思悦主持。来自六大洲的专家学者从地缘政治、平台文化、人口健康、性别、第三世界、贫富差距等角度,对数字不平等的全球图景和地方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Jeroen de Kloet教授从地缘政治焦虑、重复性的创造力和未来想象力三方面分享了其基于媒介平台化的思考。他指出,当前的平台多极化问题已经超越政治经济范畴和技术范畴,我们需要一种更贴近日常生活实践的视角来重新思考平台对于今日社会的意义。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May O. Lwin教授探讨了数字技术在亚洲国家的健康识别和疾病控制等方面的应用与价值问题,阐释了基于移动技术的数字健康途径如何为当地社区带来更全面有效的疾病监控,从而改善不平等的人口健康环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息社会发展研究地区中心项目协调员Fabio Senne博士和肯尼亚Daystar大学教授Levi Obonyo教授分别介绍了巴西和肯尼亚的互联网与数字化发展情况。Fabio Senne博士以《不平等的包容:评估数字不平等的起源与影响》为题,介绍了他们在巴西为测量数字不平等及其影响所做的努力,尤其是互联网使用在促进就业、改善贫困、提升社会韧性与恢复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Levi Obonyo教授从第三世界的挑战与机遇出发,他强调非洲所面临的数字化挑战与整体性贫困、缺乏提供良善公共服务的能力紧密相关,因此在数字减贫与弥合鸿沟方面的区域对话合作与政策制定尤为重要。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Haiqing Yu教授以《人工智能时代的数字不平等》为题。她强调了从性别理解人机互动关系的重要性,例如女性化的人工智能产品如何改变了家庭劳动和社会劳动关系。她指出,目前人工智能项目的开发与设计过程中往往缺乏女性观点,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更大的性别平等,制定和实施性别包容性政策以及相关的教育、技术设计和公共服务政策。

 

 

美国南加州大学G. Thomas Goodnight教授以《传播的必要性与不平等:美国的数字鸿沟问题》为题。他提醒我们,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机器的世界,我们所生活的是生物的世界。如果只谈技术的问题,而忽略食物、电力、住所等人类所面临更广泛的传播鸿沟问题,便容易忽略人的脆弱性和境遇复杂性。即,人何以能够传播与交流。

 

 

随后,IDEA学科联盟顾问团工作会议召开。会上,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教授向顾问团成员颁发聘书。顾问团就未来校际合作、学科间合作及学科联盟年会的举办方式等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并共同签署了《全球数字平等倡议》。该倡议旨在推进学术资源共享、建立全球学术对话交流机制、凝聚前沿研究力量、共同培育全球青年学术人才、服务公众数字素养教育提升。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洪宇教授,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李思悦研究员出席会议。

 

 

 

此外,本次年会面向各界广泛征稿,经专家委员会评议,形成4个分论坛。

 

分论坛一以人工智能技术与数字平等为主题,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研究员周睿鸣担任主持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邓建国担任评议人。电子科技大学的丁宇铭关注互联网使用对社会流动性的感知影响。浙江工业大学的周琼和叶欣钰从快手平台的内容生产和消费探究青少年的数字素养。杭州师范大学的李之易分享了短视频平台算法黑箱下的草根主播行动策略。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的赵景以ChatGPT给自媒体创业者带来的新机遇为题进行了分享。邓建国教授强调研究者应注重研究方法的规范和创新,肯定了各位嘉宾围绕人工智能技术与数字平等议题的研究意义。

 

 

分论坛二的主题为智能治理与数字中国建设,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研究员丁方舟担任主持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李卫东担任评议人。来自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郑素侠副院长对我国数字不平等治理进行了政策分析与路径优化研究。重庆大学的张文妍关注智能时代的算法治理问题,提出了算法治理的研究框架和未来议题。阿姆斯特丹大学的沈洁探究中国智慧城市与社会公平。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王敏芝老师分享了关于国家数字能力与数字鸿沟弥合的路径研究。湘潭大学的向青平和赣南师范大学的寿晓明分别以作为服务中介:村干部混合媒介使用与乡村治理变革算法信任视域下数据交易的算法流程规范治理路径为题进行了分享。李卫东教授肯定了各位发言人的研究选题意义,分别指出大家围绕数字治理核心问题展开研究的亮点,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分论坛三聚焦智媒时代的城乡与性别平等,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研究员程萧潇担任主持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卢嘉担任评议人。郑州大学的刘鑫对作为乡村基础设施的短视频对农村生活秩序的影响和潜在问题进行了分享。西安交通大学的张立、东诗雨和吴奇铠关注数字公共媒介赋能村民治理参与的作用机制。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的任韵灵分享了人机合作育儿中的母职和智能化教养的划界问题。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的蒲韵莎通过对中国外来务工人员的实证研究探究了移民的压力、风险行为与网络诈骗问题。温州商学院的陈弯弯分享了对于智媒时代下社交媒体广告对性别刻板印象的思考。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的何淼分享了中国老年人的网购诈骗影响因素研究。卢嘉教授强调了研究的聚焦问题,应去寻找真正有价值的话题并且避免得出常识。

 

 

分论坛四关注智媒时代的健康平等,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研究员李思悦担任主持人,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曾润喜担任评议人。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梁昊晨、吕奕霖、许瑞和温欣分享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学生公开表达意愿的研究。四川师范大学的贺雪关注影响弥合农村老年人与智媒时代鸿沟的影响因素。上海交通大学的孟凡淳与徐一丹关注中小城市适龄女性HPV知识的信息鸿沟与子代健康反哺问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练靖雯、吴大伟、赵宇翔和朱庆华基于数字叙事语法分析的方法,研究智媒时代老年人使用社交媒体的影响因素。武汉体育学院的杨钦关注隐私计算视域下新老年人的网络自我表露问题。曾润喜教授肯定了嘉宾围绕健康平等议题在研究方法、样本和模型上的创新性,并对大家的日后研究寄予了期望。

 


版权所有©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