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 首页  学院动态  信息速递

黄旦、孙周兴 | 人类文明的嬗变:面向数字技术之思——媒介学和哲学的对话

编辑: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作者: 时间:2024-06-05 访问次数:10

5月27日19点,由浙江大学图书馆主办的紫金港读书论坛,成功开展了主题为“人类文明的嬗变:面向数字技术之思——媒介学和哲学的对话”的首期对谈活动。在本期对谈中邀请到黄旦教授和孙周兴教授分别从媒介学和哲学的视角解读数字技术,为读者们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


“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追求。阅读推广工作是图书馆一直以来的重要使命,在浙大127周年校庆之际,我们专门策划推出紫金港读书论坛,希望通过邀请校内外的知名的学者、专家、大咖来围绕着阅读进行分享交流。”开幕仪式上,浙江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吴晨如是说道。



PART.1 从媒介学的角度看数字技术



“从我们做媒介学的人来看,图书馆就是一个很好的媒介,对它所管的媒介不仅是在这里组织、汇聚、流转知识的问题,同样也是让我们读书的人有一个创造梦想的地方……”黄旦教授开场时就表达了对本次活动的期待,“如果一个高校有更多这样的读书论坛,这对学校的阅读和学术氛围会有很大的提升”。


黄旦教授向大家介绍媒介学时表示:“一个媒介代表一个社会的现代化的水平,但是媒介不仅是一个文明的标志,媒介会构成文明。”随后,黄旦教授围绕三本书开始了关于媒介与文明的观点讨论,分别是德布雷的《媒介学引论》、哈罗德·伊尼斯的《传播的偏向》和威廉·弗卢塞尔的《技术图像的宇宙》。


在德布雷的《媒介学引论》中,黄旦教授指出:“媒介是处于中间位置、动态的中介,因此研究文明传承的问题不是研究物体、文本本身,而是研究关系的问题。文明将有形和无形思想和实物混合在一起,所以才会有文明的一种样态。通过德布雷的媒介视野,所以我们要做的不再是辨认符号世界,而是辨认符号如何变成世界”。如果说德布雷主要从媒介角度解决文明是如何传承,那么在《传播的偏向》中,哈罗德·伊尼斯则以为,“媒介不仅是传承文明,而且会创造文明”,不同的媒介偏向,比如偏向时间还是空间,会让文化或文明产生偏向。伊尼斯提出“传播的偏向”是希望纠偏,能够让文化或文明处于平衡态。在第三本书威廉·弗卢塞尔的《技术图像的宇宙》中,作者的观点则不同,认为一种媒介带来的是一种文化和文明类型,不可通约。因而,黄旦教授说:“弗卢塞尔认为从传统的图像走向技术的图像大概有这样一个过程,是从三维世界到无维度的世界,从传统图像走向技术图像是从客体的观察到概念的计算,于是人类进入了一个后历史的时代。”


最后,黄旦教授总结道:“媒介是人类文明演化的动力,文明进程是通过语言和符号的东西把社会和人类以及非人类群体和客体混合在一起,不断的以相继秩序而流动的绵延。所以当人类在面向数字技术的时候,需要思考一个问题:数字媒介将会为我们带向何方?未来会是如何?这就需要听听研究未来哲学的孙周兴教授的演讲了。”


PART.2 从哲学的角度看数字技术



孙周兴教授的报告“数字文明的哲学批判”围绕“数字与媒介的变化”、“多媒介和跨媒介”、“声音图像的数字化”和“数字虚无主义的批判”四个层面展开。孙周兴教授认为数字文明的产生关键是基于两个变化,一个是数制的变化,一个是媒介的变化,而除了文字和图像,声音媒介往往容易被忽视。谈到多媒介和跨媒介,孙周兴教授指出:“通过技术工业、影视互联网的技术和数字技术,媒介边界已突破,媒介之间的转换也就是所谓的跨媒介成为可能。而媒介之变的真正意义在于要脱视觉中心主义”。


在第三部分声音图像的数字化中,孙周兴教授提出“声色虚无主义”概念:“科学已经把自然人类的声色经验剥离掉,经验进入一种空转状态,因为我们已经被科学化了,对颜色区分的数据化与我们人类的自然感知毫无关系。所谓的虚无主义主要是技术工业造成的人类文明的裂变,但它未必是消极的。”由此引出了对于数字虚无主义的批判:“数据主义对生命的简化和还原是大可质疑的,生命到底能不能简化为数据流,数据如何能够产生意识和主观体验?”孙周兴教授认为如何保卫个体和个体自由将成为未来文明的一个核心的话题。


PART.3 对谈与提问——学科、观点精彩碰撞



在对谈环节,两位教授分别从媒介学与哲学的视角围绕数字技术开启精彩探讨,黄旦教授对于孙周兴教授所提出的“数字虚无主义”的批判很感兴趣,并提问“会不会存在一个人和数字之间的完全抽离的状态?从哲学角度来说,是否存在一个完全纯粹的人?数字的变化究竟是人的一种新的可能性还是说是人的一种堕落?”。


孙周兴教授回应,媒介是无法与生命剥离的,我们本身就是具身的,通过这个具身存在构造了传统文明的价值体系,但这个体系又在工业文明的打击下崩溃了,这种崩溃在尼采那里被叫做虚无主义,另一种新的文明就开始了。人类与数字之间的关系是两种生命存在形式的相遇,它未必是同等量的两个存在形式。如今,人类的表态变得很难,你是什么角色来表态?你是个自然人还是技术人?关键在于我们到底站在哪个立场上来表态,人类中心主义到底能不能摆脱,这些都是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在两位教授精彩的对谈之后,现场的氛围达到了高潮。在提问环节中,读者们纷纷举手提问,希望能够进一步探讨和深化这些话题。同学们的问题有的紧随热点,有的直击核心,而两位老师的回答则既严谨又富有启发性,不断引导着大家向更广阔的领域探索。一问一答之间,不同的学科、观点相互碰撞、融合,形成了一种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学术氛围。




版权所有©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