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7日,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诸葛沂应邀前来浙江大学,以《艺术批评的语言生产:一次历时性审思》为题作学术讲座,本次讲座是“浙江大学董氏学术沙龙”系列活动之一,由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张佳峰老师主持,吸引了众多师生参与。
在19世纪的欧洲,艺术批评文章呈指数级增长,这一变化首先源于艺术生产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艺术家们不再局限于为教会或国家工作,而是成为了自由职业者。这一转变使得艺术创作更加自由,同时也为艺术批评的繁荣提供了土壤。特别是19世纪中叶的法国,沙龙标准开始放松,并向公众开放,接受大众的评判。这一变化创造了一个可以进行个人审美判断的公共空间。在这一背景下,具有新闻性质的艺术评论扮演了重要角色。T.J.克拉克对当时报刊上的共时性评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这种辩论不仅体现了不同话语主体间的价值差异,也促进了新的言论和共识的形成。诸葛沂教授强调,话语和文本是一种生产力。开放的艺术批评更是艺术进展的强大的生产力。不论这种艺术批评是赞成还是反对,它都在不断地创造新的价值和意义,推动着艺术的进步和发展。
19世纪60年代后,随着开放的艺术批评的兴起,“艺术”(或什么是好的艺术)成为了一个公众参与讨论的话题。这使得“艺术”的标准更加脱离了传统惯例,成为了一个涵义不确定的指称。在这种背景下,艺术批评不再是少数精英的专利,而是成为了一个大众化、民主化的过程。无论是专栏作家、专门记者、教师还是博物馆馆长、艺术收藏者甚至艺术商人,只要他们愿意表达和分享自己的意见,就可以在“艺术”这一专名之下工作,批判所厌恶的、展示所疑虑的、表扬所钟爱的。这种将审美判断公开化的做法,不仅增强了艺术批评的影响力,也促进了艺术生产的多样化。
诸葛沂教授根据以上内容,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在艺术批评的领域中,什么样的语言能够构成对艺术的有效批评?
诸葛沂教授重点介绍了学者巴克森德尔(Michael Baxandall)的观点,巴克森德尔将艺术批评术语分为三类:比较性或隐喻性的、因果性或推论性的以及观察者主观感受的。就艺术批评的有效性而言,巴克森德尔认为因果性或推论性的词,即指示性词汇,是至关重要的工具。这些词汇最有可能在听众中引发对其他艺术作品和流派的推断,从而有助于将艺术作品牢固地定位于艺术界及其他社会和思想领域中——这正是艺术批评的基本目标。
最后,诸葛沂教授探讨了在艺术批评的历史长河中,批评话语如何由具体的命题逐步演化为抽象的概念,进而在某些情况下导致批评话语的失效。
当批评话语过度抽象化、概念化时,它们往往失去了与具体艺术作品的联系,变得空洞无物。在这种情况下,批评话语不仅无法有效地解释和评判艺术作品,反而可能误导观众对艺术的理解。以“有意义的形式”为例,当它被简化为一个脱离具体语境的概念时,人们往往难以理解其背后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意义,从而导致对现代艺术的误解和偏见。伪深奥语言的泛滥不仅渗透到艺术产业的各个环节,还成为艺术家自我解说和市场营销的工具。
讲座最后,老师和同学们纷纷提问响应,并主动分享了心得体会。就艺术批评的不同类型和特性,好的艺术批评的独立性、现代艺术精英化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本次讲座展现了艺术研究领域的丰富性和深度,内容严谨而深入,为在座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术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