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当前位置 : 首页  banner

“全球共通:智能时代国际传播”高端对话在浙江大学举行

编辑: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作者: 时间:2024-06-01 访问次数:51

2024年5月30日下午,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和社会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全球共通:智能时代国际传播”高端对话在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融媒体演播中心顺利举行。本次汇聚来自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八所国内知名高校的学者和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国新闻社等主流媒体的业界专家,紧紧围绕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探讨。浙江大学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与会议。


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黄翔峰致辞。他首先代表学校对参与本次高端对话的国际传播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表示欢迎。他表示,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浙江大学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一流国际传播研究高地的过程中取得了重要成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要进一步努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



新华社原副社长、新华网首任总裁兼总编辑周锡生致辞。他表示,国际传播建设应切实增强政治领悟力和使命感责任感,切实增强历史厚重感和任务艰巨感,充分发挥浙江大学等一流大学的综合优势和学科优势,争当国际传播的主力。要强化学科建设,密切关注技术进步,同时不能坐而论道,而是更加注重实效。并从提升外语写作和表达能力、加强区域和国别研究、注重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和重点做好长三角地区城市乡村的国际传播等六个方面,为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推进国际传播学科建设提出了建议。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常务副院长方兴东讲话。他表示,当前,国际传播已成为学术界和业界最大的热点之一。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成立国家软实力关键基础(软关基)工程实验室,旨在呼应全球一体化的数字时代特点,回应国际传播的新挑战,充分发挥学校特色和优势,在理论、模式、实践、技术、人才等方面开启研究和探索。“软关基”的构建,旨在从基础设施角度实现我国软实力的突破和跃升。未来,学院将进一步推动与有关单位在国际传播和国家软实力建设方面合作,努力承担国际传播的基础性使命,在国际传播领域实现创新引领,真正助力国家战略的发展。



活动现场,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黄翔峰,新华社原副社长、新华网首任总裁兼总编辑周锡生,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傅方正,浙江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李敏,浙江大学北京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清,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龚斌磊,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常务副院长方兴东、党委书记王庆文,浙江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吴飞一同见证国家软实力关键基础设施(软关基)工程实验室揭牌。



会上还举行了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与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签约仪式。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社长张毓强和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常务副院长方兴东共同签署协议,下一步,双方将共同推进“国际传播”系列融媒体产品的制作、出版和推广工作,进一步强化在课程教材设计、各类专业研修班及研讨会等方面的合作。



在主旨演讲环节,浙江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吴飞,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社长张毓强,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吴瑛依次发表演讲。


吴飞教授以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和赵汀阳“人类学暗中还保留有两个基本意识”为引,全面分析了当前讲好“中国故事”所面临的挑战。演讲中,吴飞教授还发布了浙江大学国际传播学科建设的“十大计划”,包括软关基工程实验室、系列著作和教材出版、评选年度国际传播案例、推进基础理论建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实战人才培养、创办实证数据收集与发布平台、创办国家战略传播学术集刊、建立国际传播创新联盟和建立中国国际传播知识中心。



张毓强教授对当前我国国际传播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进行了阐述,他回顾了既有国际传播研究的优势与短板,提出涵盖国际传播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体系、国际传播实践、新媒体国际传播、国家网络安全以及人才培养等领域在内的若干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国际传播研究的重要选题。



吴瑛教授发表了题为“面向Z世代的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研究”的演讲。通过概念溯源,她分别阐述了全球Z世代共同特征、Z世代全球图景和社会心态以及世界不同国别Z世代画像等问题,提出要分类别评估中国式现代化面向不同区域国别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此次会议还举行了以“智能传播与全球化”和“全球数字传播的学术前沿”为主题的两场圆桌对话活动。


“智能传播与全球化”对话活动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洪宇主持。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副社长严格,前央视著名主持人、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兼任专家杨锐,人民日报社传播内容认知全国重点实验室资深研究员张鸫,中国网浙江事务负责人、中国网浪潮新闻负责人张渊参与讨论。



关于如何看待国际舆论场状况和国际舆论斗争的情况,杨锐基于其在国际传播领域丰富的实践经历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在传统媒体遭遇新媒体空前挑战的传播环境下,媒体从业者应该在国际政治关系与国际传播实务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此外,他还分享了“ABC”原则,即要用最精准(Accuracy)、简短(Brevity)、清晰(Clarity)的语言进行国际传播。



严格表示现有国际传播体系亟需创新。他指出,国际传播应该全民参与,而不是媒体一家的独角戏。他以浙江数字文化出海的优秀案例为例,展示了网络游戏、网络文学和微短剧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大传播力。他强调,行业和商业界的合作是创新话语体系的关键,并呼吁各方共同努力,以实现更有效的国际传播。


在回应如何利用技术优化国际传播的讨论中,张鸫结合自身经验指出,技术是提升国际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当前国际传播体现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趋势,从技术角度应当关注四个方面的问题:中文数据的不足、算法价值与主流价值观的冲突、人工智能的安全隐患以及智能传播应用的落地难题。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提高国际传播效率至关重要。



张渊结合法国来华留学生Christian在浙江的经历,提出外宣与国际传播虽然紧密相关,但应有所区分的观点。他认为,外宣是政治驱动的主动推广,而国际传播则是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中国的国际传播要避免低级红、高级黑,有针对性地进行地方外宣,增强地方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力。



第二场“全球数字传播的学术前沿”对话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赵瑜主持。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陆小华、苏州大学传媒学院院长陈龙、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庄曦、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欣参与讨论。



针对人工智能技术对于新闻传播学科的影响这一问题,陆小华认为,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产生的影响是非常迅速的。人工智能一定会改变传播与人的关系,因此学术界和业界需要合作,用简单的语言对广大人工智能技术使用者进行指导。陈龙认为,人工智能对新闻传播实践和学术研究具有颠覆性的影响。不能把技术看作神话一样的存在,要解决技术带来的种种问题,应从人际交往角度出发,并关注人的问题而非仅从技术角度找原因。庄曦提出,目前智能传播仍然在发展阶段,媒体融合的形式还远没有确定,第一需要依据价值基础培养人才;第二要回应技术,探索多元应用场景中的解决方案。李欣指出,面对人工智能要考虑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人工智能从决策性到生成式的发展,它的路径、成熟程度以及解决方案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同时不可回避的也有人工智能与媒介融合,必须用理念去重塑,保持技术理性与主体性去克服技术恐惧。


在讨论新闻媒体如何在技术演进中构建新型主流媒体时,陆小华指出业界缺少对技术趋势和业务需求有总体把控的团队和个人。他强调媒体应选择正确的技术切入点,并结合可用性思维、工具性掌握和服务性便利来驾驭技术。



针对智能媒体背景下舆论生态和舆情治理的变化,陈龙认为人工智能仅是技术发展的加持。传统媒体去中心化后迎来了一个新的以用户为中心的阶段,需要更多研究用户的心理、情感和人性。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学的采写编评要借助人工智能发展,同时要跳开传统的舆情研究,将舆情和开源情报相结合并采取动态研究的方式。



庄曦在探讨人工智能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时,提到智能传播带来的变化,她指出海外媒体变迁的迅速性,以及智能传播在社群信息发布和用户连接方面展现的新可能性。但同时她也指出了大模型应用内容生成时可能存在的语言和文化偏见问题。



李欣在回应教育教学和学科重塑的挑战时,分享了浙江传媒学院如何通过微专业建设,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传统课程。她强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新闻生产中引发的挑战,特别是其对人与机器协同关系的影响,以及如何确保人在新闻生产中保持主体性的问题。因此,如何定义人与机器的协同关系,确保人在新闻生产中的主体性,成为传统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面临的挑战。课程需加强人机协同训练,以应对这一挑战。



本次对话汇聚了众多学界与业界的专家,共同探讨智能时代国际传播的前沿议题,为学术研究与实务操作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展望未来,浙江大学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的精神,推动智能传播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深化国际传播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助力构建更加紧密、互联互通的全球信息传播网络。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努力,浙江大学致力于在智能时代国际传播的浪潮中,发挥引领作用,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次高端对话的媒体支持包括人民日报社浙江分社、新华社浙江分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浙江总站、光明日报浙江记者站、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中国网浪潮新闻、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温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和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

版权所有©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